【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及我对教材的分析,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能准确表现歌曲的节奏及旋律特点,能通过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意境。2.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及音乐表现力。3.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情分析】借助听、看、说、唱等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想象力;共同完成对复拍子的律动感...
【教学内容】《指挥的语言》是花城版高中音乐教材高二歌唱第四单元合唱天地第四节的内容,本课时主要通过介绍指挥的相关知识和介绍指挥的三种不同节拍类型的作品感受体验了指挥对于合唱和乐队排练中重要的核心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对《蒲公英在秋风中微笑》《神圣的战争》的赏析,使学生了解常用的指挥语汇和两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挥拍特点。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于乐”的...
【教学目标】1.掌握合唱指挥的2个混合复拍子。2.能够应用指挥的基本手势(三)指挥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3.能够在探究和小组合作、师生合作中完成合唱作品,增强团队合作和指挥自信。【教学过程】一、知识讲解1. 认识混合复拍子主要指五拍子、七拍子,其中由不同种类的单拍子或复拍子组成,一般用图式组合、拍值变换的方式指挥。2.五拍子(1)“2+3”结构二拍子图式与三拍子图式的组合,五拍分别为强拍、弱拍...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并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姿势及2个基本图式,并在合唱时理解和配合指挥者演唱作品。2.能够应用指挥的基本手势(二)指挥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3.能够在探究和小组合作、师生合作中完成合唱作品,增强团队合作和指挥自信。【教学过程】一、知识讲解1. 认识指挥(1)指挥的意义指挥是一个乐团的灵魂,合唱的组织者,音乐作品的诠释者。在演出和排练中,指挥是音乐作品的化身,合唱队员从指挥的手...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对各种演唱形式产生兴趣,明白通过合作可以让歌曲产生不一样的美。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歌曲、观察演唱者、比较歌曲的演唱方式。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辨析歌曲的演唱形式。【学情分析】让学生体验歌曲、观察演唱者、比较歌曲的演唱方式,能辨析歌曲的演唱形式。【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对歌曲声乐的演唱形式的辨析能力。2.难点:激发学生对歌曲演唱形式的辨...
【教学目标】1.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课堂实践活动,了解赫哲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音乐特点,拓展学生的音乐视眼。2.用明朗质朴、兴奋自得的情感演唱,能够感受《乌苏里船歌》并能体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3.了解合唱歌曲的形式与和声效果,感受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和谐美和丰满性。【教学重难点】1.积极地演唱并感受歌曲《乌苏里船歌》所表达的情感,了解歌曲的风格和结构特点。2.感受混声合唱(SATB)的形式和效果...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初步感知和熟悉歌曲的旋律,能较好的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朴素而深沉的爱国情感。3.分别熟悉《我和我的祖国》两个声部的主旋律,新授各声部的歌词加入。让学生充分掌握一些基础的合唱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段,以表达作品中所蕴藏的思想感情和思想内容。4.掌握正确地歌词姿势与呼吸方法;分声复习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两个声部的旋律;...
【教学目标】1.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用于歌唱。2.中音区和高音区咬字位置及力度的统一。3.声与情的统一。4.声音要求连贯流畅圆润自如。5.纵情歌唱。【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本来就已具备了的一些自然歌唱的优点以及天赋条件,因此必须设法巩固这些优点并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对于学生基本原则应逐步地、有计划地纠正,所以本节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咬字,表情,气息,情感方面的处理。【教学重难点】1.正确的...
【教学目标】1. 知道斯卡伯勒集市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相关资料。2. 学会运用不同声部发声唱歌,注意呼吸的控制,共鸣的运用,气息注意连贯、悠长。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作品素材改编。【教学重难点】1. 学会运用不同声部发声唱歌,注意呼吸的控制,共鸣的运用,气息注意连贯、悠长。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作品素材改编。【教学过程】一、热身1.复习导入:①共鸣与声区的统一②合唱的种类...
【教学目标】1.知道嗓音对歌者的重要性。2.知道如何保护嗓音。【教学过程】一、知识讲解1.嗓音的重要性嗓音是歌唱艺术之源,没有了好的嗓音,也就没有了歌唱艺术的生命。不正确的发声方法,不良的用嗓习惯,会损伤声带,使嗓音变质。嗓音保护是声乐工作者和学习者的艺术生命的基本保障。声乐工作者和学习者应以科学的发声方法用嗓,以相关的嗓音科学知识护嗓,提高对嗓音科学的认识,建立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杜绝不良...
【教学目标】1.知道歌曲的创作背景和词曲作者的相关信息。2.引导学生学会赏析《教我如何不想他》。【教学过程】一、作品鉴赏《教我如何不想他》师生共同欣赏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1.作品简介:刘半农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并一度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1920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并致力于语言学研究,此时诗人远离祖国,思念亲人,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感情深沉的诗。诗名开始时叫做《情歌》,后来改为《教我...
【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交响合唱。2. 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欢乐颂》合唱,体会作曲家所向往的一个神圣的理想世界及对自己一生的总结。3.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交响合唱的知识。【教学重难点】1. 知道什么是交响合唱。2. 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欢乐颂》合唱,体会作曲家所向往的一个神圣的理想世界及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音乐《欢乐颂》合唱,提问:乐曲名称是什...
【教学目标】1. 了解歌曲《家乡的黄昏》相关知识及背景。2. 欣赏歌曲《家乡的黄昏》,并能感受作品的情绪特点。3. 通过对外国经典歌曲的欣赏、分析,感受音乐之美。【教学重难点】1. 欣赏歌曲《家乡的黄昏》,并能感受作品的情绪特点。2. 通过对外国经典歌曲的欣赏、分析,感受音乐之美。【教学过程】一、热身。1.提问导入:①播放《乌苏里船歌》和《春之声圆舞曲》。②仔细聆听这两首歌曲,提问:播放的乐...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音乐剧。2.知道音乐剧《猫》的背景知识,了解《回忆》的演唱背景。3.学会赏析歌曲《回忆》(合唱)。【教学过程】一、作品鉴赏实践:《回忆(合唱)》师生共同欣赏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介绍。1.作品简介:(1)认识音乐剧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早期被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欣赏三首表现回声的音乐作品,学习音的强弱几号f、p、pp,了解无伴奏合唱相关知识。2.技能目标:感受音乐要素所传达的消息,从而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与音乐的共鸣,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体验“回声”效果并能运用各种音响和力度的变化制造“回声”。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唤起学生对合唱(特别是无伴奏合唱)这种人类音乐精髓的情感共鸣,使其心灵得到美的洗礼和熏陶,加深学生对合...
【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欢乐颂》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进一步认识音乐家贝多芬,了解合唱艺术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2.通过学唱歌曲《欢乐颂》,让学生理解歌曲的中心思想——人类只有团结才能获得自由、平等、幸福。【教学重难点】难点:感受歌曲的庄重而热情的情绪。重点:团结协作探究合唱《欢乐颂》【导入新课】1.发声练习,训练正确的发声方法。2.复习《友谊地久天长》复习巩固知识。...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什么是合唱及合唱的种类。【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经过了近半学期的歌唱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人声的分类以及各类人声音色的特点;了解了声乐的演唱形式和演唱方法等。并初步掌握如何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演唱歌曲。【教学重难点】了解什么是合唱——一般说到合唱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一起唱或者很多人一起唱,这是错误的说法,很多人一起唱说的是齐唱,而合唱它是指歌唱...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并掌握合唱队的编制人数,声部之间的排练组合,不同合唱类型人员的组成及队形的站立。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有关内容,使学生对合唱队编排内容更直观更简单的进行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合唱队编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的编排二声部、三声部的合唱。为今后的合唱比赛打基础。【学情分析】通过对合唱队编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的编排二声部、三声部的合唱。为今后的合唱...
【教学目标】1.通过对合唱队音量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掌握轻声唱法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合唱的协调。2.通过理论和实践欣赏,了解泛音的作用。3.了解发声时起声、半声、轻声和抑制声的原理及运用。4.分别唱好《编花篮》的二个声部。【学情分析】合唱的协调是通过对音准、音量、音色等的调配来实现的,在取得共性的前提下发挥各声部的表现特长。这种趋势使合唱音色亲切热情,声部之间融合,容易取得音准协和,高位置共鸣使低...
【教学目标】1.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用于歌唱。2.知道歌唱与合唱的定义等相关音乐知识。3.声情并茂,全身歌唱。【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连音练习:加强气息的稳定性。1 2 3 4 | 5 4 3 2 | 1 2 3 4 | 5 4 3 2 |1 —|| Mi... ... ... ... Ma... ... ... ... ... ... 2.哼鸣练习:是获得鼻腔共鸣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