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电话:0816-8119777
新闻详情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发表时间:2025-05-19 21:03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1.下表为二战后美国对移民法的调整。这些调整(  )


年份
规定
1952年
第一优先原则是照顾拥有美国急需专业技术和突出才能的移民及其配偶和子女,该项规定的限额占每年入境移民总量的50%
1965年
优先入境原则中,涉及技术类劳工第三条规定,10%的限额用于受过高等教育和有突出才能的外籍人;第六条将10%的限额用于美国急需的熟练与非熟练工
1990年
技术类移民的应用范围和限额有所扩大


A.深受种族和意识形态影响    B.增强了美国移民结构的多元性

C.适应了美国经济发展趋势    D.关注移民对美国文化的认同度

2.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移民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而法国则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移民的家园。大量移民涌入欧洲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B.交通和通迅技术的发展

C.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D.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3.据有关资料统计,1990—1995年,在较发达地区的全部人口增长中,有45%是由于国际人口的迁入;在欧洲国家,人口增长的88%来自国际人口迁移。这一现象(  )

A.有利于全球人口的均衡分布    B.加强了文明的多元互鉴

C.缓解了贫富分化加剧的矛盾    D.引起了国际格局的变动

4.2015年上半年德国的财政盈余达到211亿欧元,其中联邦政府实现财政盈余105亿欧元。2015年9月底召开的欧盟内政部长会议中,德国承担了最多的难民配额,达到3.1万之多。德国雇主协会研究报告显示,德国受过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缺口在2020年达到130万。由此可见,德国引入难民主要基于(  )

A.欧洲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    B.德国人道主义价值观

C.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市场需求    D.德国多元文化的形成

5.202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移民输出国。其中,在美国、欧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接近400万人,他们从事的行业如图1所示。据此可知,这一状况(  )

图1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士从事行业分布图   

6.1950年,联合国成立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1966年,联合国又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联合国这些举措(  )

A.改变了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    B.实现了世界再无难民的目标

C.形成了解决难民问题的机制    D.改变了联合国的宗旨和章程

7.1938年,在13.9万名申请入境美国的德国犹太人和工会成员中,只有1.95万人被接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近80万东欧人、72.5万古巴人和25万来自印度支那国家的难民入境美国。这表明二战后的美国(  )

A.更加重视高素质人才的流入    B.加紧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

C.经济发展刺激了劳动力市场    D.移民政策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

8.读下图,图中反映的趋势导致美国社会(  )

9.二战爆发后,罗斯福政府在1940年放宽了除德国以外的外国移民签证的限制,接受了大批高素质的犹太难民;1942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把在美的美籍日裔移民强制内迁再安置;由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重要地位,美国于1943年废除了1882年颁布的《排华法案》。这些变化说明美国(  )

A.主要接收来自欧洲的移民    B.消除了种族偏见和排外情绪

C.移民政策受世界局势影响    D.始终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困境

10.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政府邀请国际知名儒学家到新加坡考察研究,为学校开设儒家伦理课程提供各种支持,支持新加坡“亚洲研究会”“中华总商会”等社会团体开展儒学活动。新加坡此举(  )

A.助力了国内现代化建设    B.意在提升儒学的影响力

C.抵制了西方文化的渗透    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融合

11.摇滚乐的最先形式为美国黑人的福音音乐和布鲁斯音乐,区别于白人的乡村音乐和廷潘胡同歌曲,故而得名。这些种族间的音乐交叉融合促成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摇滚乐的真正诞生。摇滚乐的诞生反映了美国(  )

A.旨在消除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B.民权运动的开展成效显著

C.民族和文化多样性的显著特征    D.主流移民文化价值观改变

12.美国在1899年发表的漫画《白人的负担》,其描述了这样的情形:英国约翰牛和美国山姆大叔,分别背着自己未完全驯化的“殖民地子民”,俩人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正一步步跨过野蛮、无知、迷信、腐败、残酷、邪恶等岩石,奋力向世界“文明的高峰”攀登。这一作品(  )

A.反映了英美竞争激烈    B.体现了白人种族主义色彩

C.凸显了亚非拉的落后    D.塑造了美国人的良好形象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表3历史上人口迁徙的部分大事记


时间
大事记
公元前2千纪初起
印欧人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中国北方匈奴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日耳曼人南迁。
3—6世纪
匈奴人内迁,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五胡”内迁黄河流域;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西罗马帝国,建立一系列日耳曼人国家
7—8世纪中期
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
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殖民者移民美洲、大洋洲;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
工业革命后
近代华工移民美洲、大洋洲,促进美洲和大洋洲的发展;欧洲移民美洲、大洋洲和亚洲。
二战后
北非、东南亚、拉美等地大量劳动力流入西欧、北美和大洋洲。
20世纪70、80年代以后
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亚非劳动力移民至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


——摘编自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人口迁徙的影响”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1.【答案】C【解析】由“美国急需专业技术和突出才能的移民”、“优先入境原则中,涉及技术类劳工”、“受过高等教育和有突出才能的外籍人”、“美国急需的熟练与非熟练工”、“技术类移民的应用范围和限额有所扩大”可得,上述调整都涉及到了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类人才和相应的工人等,这适应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故选C项;题干所涉及的对移民政策第一优先的原则为技术类,而不是种族和意识形态,所以并不能据此得出深受种族和意识形态影响,排除A项;上述调整都是关于对技术类或者美国急需的工人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移民,且主要是限额的调整,所以这并未增强美国移民结构的多元性,排除B项;题干显示美国急需技术类和相应的熟练工与非熟练工类移民,并未将条件限定为认同美国文化的才可以被允许移民,所以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2.【答案】A【解析】

3.【答案】B【解析】

4.【答案】C【解析】据材料“财政盈余达到211亿欧元”“专业人才缺口在2020年达到130万”可知德国经济发展状态良好,拥有比较良性的财政收入状况,再加上德国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缺口比较大,所以德国承接了比较多的难民配额,故选C项;涌入德国的难民人口主要来自中东西亚地区,排除A项;德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雄厚的经济基础是承接难民配额的根本原因,人道主义价值观属于普适性价值观,缺乏有力的说服力,排除B项;德国多元文化的形成属于客观影响,题目考察的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5.【答案】B【解析】根据图表数据并结合所学可知,2021年中国的对外移民所从事的行业众多,这在一定程度是中国人主动参与全球化、推动全球化进程的表现,故选B项;材料强调中国人移民到美国、欧洲和南太平洋地区,并未涉及外国人移民中国,无法得出“双向交流”的结论,排除A项;“严重阻碍了”说法错误,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大规模全球流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而非2021年中国人移民海外从事各行各业,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联合国成立相关机构,通过一系列公约、议定书,还设立 “世界难民日”,这一系列行动表明联合国形成了从机构到准则等一套解决难民问题的机制,故选C项;联合国的相关举措更多是在人道主义救助和规范难民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难民数量增加的态势,排除A项;目前世界仍有难民,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联合国的这些举措是在其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宗旨下进行的,是对联合国宗旨的践行,并没有改变联合国的宗旨和章程,排除D项。

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冷战,美国大量接受来自东欧、古巴和印度支那国家的难民,是因为这些地方多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美国接受这些地区的难民主要原因是与苏联对抗,,即移民政策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故选D项;二战后美国接受的难民并不一定是高科技人才,排除A项;二战后的东欧不属于第三世界,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接受的难民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并非单纯为了吸纳劳动力,排除C项。

8.【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大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进入美国,带来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使得美国社会的民族和文化多样性得到强化,故选D项;尽管历史上印第安人遭受诸多迫害,文化发展受严重冲击,但印第安人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复兴本民族文化,且在现代社会其文化仍以多种形式存在,排除A项;图中为普通移民在总人口增长中的比例,和难民无关,而人道主义救助多针对难民与受灾人群,因此不能依据图中数据得出人道主义救助加速的结论,排除B项;尽管移民增多,但美国社会中族群之间依然存在种族歧视等不平等问题,并没有实现完全平等,排除C项。

9.【答案】C【解析】二战爆发后,美国放宽除德国以外的外国移民签证限制,接收犹太难民,这与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导致欧洲犹太人处境艰难,以及美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立场有关。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将美籍日裔移民强制内迁,是出于对日本的敌对情绪和安全考虑。而废除《排华法案》是因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重要地位。这些移民政策的变化都紧密跟随世界局势的变化而变化,故选C项;材料中美国不仅接收了欧洲的犹太难民,还涉及美籍日裔移民的安置以及对华人移民政策的改变。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主要接收来自欧洲的移民,排除A项;种族偏见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仍然根深蒂固,如美籍日裔移民被强制内迁再安置就体现了种族歧视的存在,排除B项;美籍日裔移民被强制内迁不是因为劳动力过剩,而是出于安全和敌对情绪的考虑,排除D项。

10.【答案】A【解析】由“邀请国际知名儒学家到新加坡”、“开设儒家伦理课程”、“社会团体开展儒学活动”可得,20世纪80年代是新加坡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社会价值体系的建设日益重要,新加坡华人居多,因此传播儒家文化有利于加强社会价值体系建设,为新加坡现代化建设助力,故选A项;提升儒学的影响力,是上述举措的结果,而不是其目的,目的是助力国内的现代化建设,排除B项;学习儒学有利于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但是抵制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题干仅提到了儒学,属于东方文化,并未提到西方文化,所以据此没法得出推动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结论,排除D项。

11.【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摇滚乐融合了黑人的福音音乐和布鲁斯音乐,以及白人的乡村音乐和廷潘胡同歌曲,显示出美国文化和种族的丰富多样性,摇滚乐的诞生正是这种多样性交融的结果,故选C项;摇滚乐的产生受到黑人音乐的影响,是多民族杂居、交融的客观影响,不能反映消除种族歧视的主观目的,也不能起到消除种族歧视的实际作用,排除A项;美国民权运动,是指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的群众斗争,20世纪50年代民权运动尚未取得显著成效,且摇滚乐与民权运动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美国主流移民文化价值观主要表现为民主、自由和平等,摇滚乐仅表现了文化的交融,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没有改变主流移民文化价值观,排除D项。

12.【答案】B【解析】漫画中白人(约翰牛和山姆大叔)以“负担”的形式背负着被殖民地的“子民”,并试图引导他们向“文明”攀登,这明显带有一种种族优越感和对被殖民地的贬低,符合白人种族主义的特点,故选B项;漫画中并未直接体现英美之间的竞争关系,而是展现了白人对被殖民地的态度,排除A项;漫画虽然描绘了被殖民地的“子民”在攀登过程中的困难,但这并不是为了凸显亚非拉的落后,而是为了展现白人的“负担”和优越感,排除C项;漫画中的山姆大叔(代表美国)并非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出现,而是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这并不符合塑造美国人良好形象的描述,排除D项。

13.【答案】(12分)

示例1

论题: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2分)

论述: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的游牧民族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凭借武力上的优势,通过征服与融合,陆续建立了赫梯、波斯等新的帝国,影响了整个亚欧大陆区域的发展。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中国北方匈奴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在欧洲,日耳曼人不断南迁。3—6世纪,在中国,匈奴人、鲜卑等游牧民族内迁中原地区建立多个民族政权,与东晋政权形成南北朝的局面;在欧洲,日耳曼人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一系列日耳曼人国家。7—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8分)

古代印欧人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2分)

示例2

论题:民族大迁徙促进了文明的融合和区域文化的发展(2分)

论述:印欧人的迁徙打破了古代各文明地区的闭塞状态,促进了区域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与传播。印欧人南迁至伊朗高原后,形成波斯人。波斯通过对外扩张征服了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是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发起的冲击。迁徙过程中,游牧文明学会了先进文明的经济和文化,推动了欧亚大陆各民族之间在生产、物种、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如北魏孝文帝进行的封建化改革;日耳曼各国形成的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阿拉伯文化融合了希腊罗马和西亚传统文化等。(8分)

游牧民族大迁徙加剧了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相互学习,促进了文明的融合和区域文化的发展。(2分)

示例3论题:人口迁移推动迁入地经济的发展(2分)

示例4论题:人口迁移促进多元文化形成

示例5论题: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办公室/传真:0816-8119666
招生办:0816- 8119777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园艺山教育园区
邮箱:mzsyxxzsb@sina.com
官方服务号
官方订阅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微博号
北京英才苑
四川省电化教育馆
绵阳教育体育馆
绵阳招生考试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