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电话:0816-8119777
新闻详情

答案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发表时间:2025-05-19 20:46

答案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1.下图是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前2111—前2004年)流行的“坐式觐见”印章,它用于标识印主的身份、在官僚队伍中的头衔。此类印章中坐着的是神,但刻画的却是国王的形象。这体现出当时(  )

A.两河流域统一的实现    B.君主权威的增强

C.象形文字的普遍使用    D.文化教育的发达

2.《吉尔伽美什》记载,诸神决定毁灭人类,但水神恩基起了恻隐之心,通知了虔诚的吉乌苏德拉。吉乌苏德拉造了一艘大船,他自己、家人和部分动物事先躲到大船上。大水之后,只有吉乌苏德拉一家和他船上的动物幸存。这则神话反映了两河流域(  )

A.自私自利,阶级歧视    B.未卜先知,如有神力

C.崇拜神明,尊重生命    D.技艺高超,领先世界

3.古西亚文明灭亡后,楔形文字逐渐消失。中世纪后期开始,欧洲人慢慢发现楔形文字的存在并尝试释读。到19世纪中期,已有多位学者能够释读。伴随着大量文字被释读,辉煌的两河流域古文明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这说明(  )

A.史学研究得益于科技的发展    B.史学研究随时间推移更清晰

C.考古发现助推历史认知发展    D.历史研究需使用二重证据法

4.《汉谟拉比法典》第78条规定:“倘居住房屋之自由民以全年之租金交与房主,而房主于未满期前令房客迁出,则房主……应丧失房客与彼之银。”此规定(  )

A.打击了贸易欺诈行为    B.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C.体现了租赁契约精神    D.确保了市场秩序稳定

5.晏绍祥先生认为,埃及比较早地形成了强大的中央权力,后来的埃及人认为我是天下之中,不思进取,将很多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制作木乃伊、修建金字塔、修建石窟墓。公元前2千纪末期,埃及慢慢地衰落了。这说明,晏绍祥先生认为,古代埃及的衰落源于(  )

A.中央集权    B.地理环境    C.经济停滞    D.思想观念

6.埃及托勒密二世统治时期,能够看到以“希腊式”表现形式出现在钱币上的冥界之神塞拉匹斯,头戴埃及特色的王冠。象征托勒密二世的衍生物“阿茜诺”,在部分地区被奉为保护航海之神。这说明,埃及托勒密时期(  )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具有同质性    B.希腊文化中心西移

C.法老借助外来文化强化统治权威    D.政教合一趋势初显

7.埃及古王国时期(前2686年—前2181年),国王“神”的形象除有“权威性”外(如“太阳神的儿子”“强有力的神”等),更多地指向“知识和智慧的化身”“坚持真理”“主持正义”的属性。国王形象的这种特征(  )

A.利于王权观念渗入社会意识    B.表明人文主义作用于政治

C.为埃及全面统一奠定了基础    D.折射出宗教信仰崇拜淡化

8.下图为18世纪末在非洲地区考古发现的一种文字。下列关于该文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    B.由表音、表意和限定符号组成

C.由玛雅人创造的独特文字    D.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9.公元8世纪至10世纪前期,在阿拉伯地区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翻译运动。学者广泛地翻译了古代印度、波斯、希腊以及周边一些文明地区的书籍。该翻译运动(  )

A.使阿拉伯文化逐渐丧失自身特色    B.促进伊斯兰世界“智力的觉醒”

C.造成异域文化在传播中走向异化    D.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直接原因

10.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中共有200多个故事,包括古代埃及、波斯、伊拉克、印度的许多民间故事。其中有些篇章如《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裁缝的故事》中的人物与“中国”“航海”“经商”这三个词相关。材料重在强调阿拉伯帝国(  )

A.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    B.海纳百川的文化气象

C.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    D.历史悠久的重商传统

11.有学者指出,阿拉伯人对古老文明持完全开放态度,形成了兼收并蓄、包容百纳的文化风格。下列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A.阿拉伯人学习印度发明了最早的太阳历   B.阿拉伯数学家改进了中国数字系统

C.《天方夜谭》吸收西亚和埃及民间传说   D.《医典》成为欧洲医学标准教科书

12.阿拉伯帝国建立后,派人到君士坦丁堡和塞浦路斯搜求古籍,把大量古希腊罗马文献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些著作后来转译成拉丁文后传入中世纪的欧洲,使欧洲人重新读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们在从古希腊哲学吸收营养的基础上,接受了阿拉伯人的自由思想。阿拉伯人的翻译活动(  )

A.得益于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    B.有利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

C.推动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    D.源于土耳其人征服拜占庭帝国

13.文化有继承性、延续性,代代传承,积久而成传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阿拉伯文化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的新文化。阿拉伯文化主要是由阿拉伯本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以及希腊、波斯、罗马和印度等外来文化构成。阿拉伯文化在宗教、哲学、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等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

——摘编自哈力木等《浅析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方式多种多样,不断更新。以下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示例表


文字。如:秦始皇以小篆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文字

建筑。建筑是文化的体现,历史古建筑等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交往。如:东晋十六国时期,内迁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流交往中,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

民族文化习俗。文化习俗包括节日庆典、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两宋史实,选择或补充两种文化传播的手段或方式,并予以说明。



办公室/传真:0816-8119666
招生办:0816- 8119777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园艺山教育园区
邮箱:mzsyxxzsb@sina.com
官方服务号
官方订阅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微博号
北京英才苑
四川省电化教育馆
绵阳教育体育馆
绵阳招生考试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