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二21班郑莹钰同学获四川省第三届“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主题征文省级特等奖发表时间:2024-12-27 17:33 “花”开已百年 “你是岁月长河,星火燃起的天空。我是仰望者,就把你唱成歌,你是我之所来,也是我之所归,世间所有的路都将与你重逢。”午后的微风不骄不躁,树叶间的缝隙是时空的隧道,将阳光切割成无数细碎的光斑,耳机中舒缓的女声将我带回旧时战火纷飞的中国。 君不见,甲午中日战争之际,邓世昌的一句“誓与日舰共存亡”是他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声回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鸭绿江大桥被敌机炸毁一次又一次,是最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们以身为桥,一批又一批的牺牲,一批又一批的人前仆后继的顶上;“纵我身死,魂守疆土”俯卧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雪地里,手里握着枪,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仿佛下一刻就能一跃而起。他们是长津湖战役中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冰雕连;君不见,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顾维钧字字泣血的一句“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雷鸣的京城流淌着滂沱的血泪,染红了志士身居的危楼,支离破碎的黄河奔腾着无数嘶哑溅血的哀鸣。百灵割喉,宁为玉碎,以性命相抵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们踏着荆棘而来,倒在泥泞中,后来的人们踏着他们开辟的道路,奔赴新的黎明。原来政治书上那些枯燥乏味的理念,在那个年代真的有人当成一生的信念拿命去追随。 《不死者》中有这样一段话足以形容这群可敬的英雄:“武臣不怕死,因为不能。文臣不怕死,以为不苟。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不需要历史来记载功勋,也无谓那些空虚华美的称颂,只要山川河流,千万英灵,见证我们前仆后继的跋涉和永不放弃的努力。”生逢乱世,即使命若蝼蚁,仍有人心向光明。 百团大战中有这样一个小插曲,聂荣臻战士秉承“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善待战火中的遗孤,将两位年幼的日本小姑娘送回她们的国土,所求不过“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由此可见:“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而这样的中国是可亲又可爱的。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评论:“黄昏将至,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想不通这些身强体壮的战士为什么会死。我在深夜惊醒,突然想起,他们是为我而死。”中印边境冲突,带走了数条鲜活的生命,他们赤手空拳的搏斗,鲜血使他们眼前模糊一片,可他们身后是祖国广袤的土地。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活;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2020年的中国抗疫,在中华民族史册,人类发展史册上写下悲壮雄浑的篇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从来不是一座孤岛。 “愿不枉啊,愿勇往啊。”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好在,在薪火的传递中,中国人民的血液里始终充盈着忠诚赤忱的温度,中国人最为可敬的美德,仍然在新的时代里熠熠生辉。 “昨日不平事,来日天下惊。”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傲慢态度与不平等立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杨洁篪对此予以有力的回击:“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讲话。”面对挑衅,中国“外交天团”于唇枪舌战中亦可从容不迫——外交“铁娘子”华春莹,锋芒毕露的谦谦君子汪文斌,“铁肩担道义,妙语展风采”的赵立坚,“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的耿爽;同时,面对深陷战争泥潭的叙利亚,中国同样不吝啬于伸出援助之手。为了让其顺利参加亚运会,中国特遣专机奔赴叙利亚,绕开美国的重重封锁,在近12小时之后安然无恙地降落中国。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中国举止里的温和有礼,进退有度,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从中国力量中足以见其“亲敬”之处。 2011年利比亚发生暴乱,在第二天,中国便启动国家级响应,仅用12天便接回华侨三万余名,外国人民1200余人,海陆空三军保驾护航,撤侨速度创造出四个“世界第一”。在他国人民因归国机票“万金难求”而命悬一线之际,中国的子民已平安归家,俯身亲吻脚下这片热土,因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中国护照可能无法送你去每一个地方,但是它可以把你从任何地方接回家。”中国如此深爱着她的子民,一如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但我的国家依旧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滚滚东流,民族意识永远向前。“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地眺望。孩子们啊,安睡梦乡,像你深爱的那样,而我将梦你所梦的团圆,愿你所愿的永远,走你所走过的长路”。 耳机里的女声悠扬地唱着,脚下所处的国家,已延续了千千万万年,花开已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