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发表时间:2024-07-07 19:29 学堂乐歌一、学习目标 (一)着重聆听歌曲、《黄河》、《祖国歌》《春游》《问》《西风的歌》并演唱歌曲《送别》,《教我如何不想她》、歌曲《同桌的你》,从作品的内容和旋律中感受、体验20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的风格特点及变化,在听赏和歌唱中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 (二)能运用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能在讨论、探究中简单述说“学堂乐歌”在我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能简要地说出沈心工、李叔同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体验“学堂乐歌”中的代表作《送别》,并探讨其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作用。 难点:用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聆听《春游》、《问》《黄河》和《祖国歌》,《西风的歌》演唱《送别》,引领学生了解20世纪初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音乐教育的水平状况及形成状况的原因,并将其与我国不同时代作品进行比较,尝试理解这些作品风格及特点之间的不同。 在鉴赏中,将重点放在歌曲《祖国歌》上。因为此曲系我国最早的学校歌曲之一,地位显著。歌曲浅显易懂,旋律发展自然,学生在赏析过程中要会哼唱全曲。 四、教学资源 (一)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阅读和理解。 (二)利用学生对音乐、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源,搜集中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如:文字上可从网络中,生活中,游戏中,其余教科书等各个方面上运作),同时教师也应当从此类方向上着手进行搜集,课堂资源中应当有部分数量的资源贴近学生的认知程度。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教学方法: (一)本节教材中着重运用比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如在欣赏作品《体操——兵操》时,可同时让学生欣赏几首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如艺术性较强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校园民谣《同桌的你》等,以便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性以及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启蒙时期“学堂乐歌”的局限性。 (二)教学中注重以介绍当时的音乐史为主,引导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时期来分析、了解和认识音乐作品所反应的时代思想。 (三)新教材中一个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拓展与探究”栏目的安排,主要是引导学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了解音乐作品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教师基本技能的展示,以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七、教学评价 1.请学生评价歌曲《送别》所表现的情感和反映的社会现实。 2.请学生体验民族调式的特点。 3.谈谈对学堂乐歌特点及影响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