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无故人发表时间:2024-07-07 19:28 西出阳关无故人
学习目标: (一)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学唱《阳关三叠》,在体验中了解中国古代歌曲的风格特征,感受作者对远行友人的无限关怀和留恋的真挚情感,激发学生对友情的感悟和珍惜。 (三)能初步掌握有关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听赏《阳关三叠》并学唱《阳关三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风格特征;初步掌握其相关知识。 难点:引导好学生自主对“三叠”的听辨以及体验“三叠”的不同层次情绪变化。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课以聆听《阳关三叠》为重点内容,并学唱《阳关三叠》,在亲身参与演唱过程中学习掌握中国古代歌曲的基础知识,进一步了解古代歌曲的艺术价值。 (二)欣赏名家演唱、演奏的多版本的《阳关三叠》,开阔音乐视野,提升情感。 (三)浏览欣赏《扬州慢》,感受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四)引导学生做好拓展与探究的内容。 四、学习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好课本及配套的课件资源,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视听效果好的版本欣赏。 (二)教师本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自己能够给学生范唱、带学生演唱,准确的把握好古代歌曲的韵味与风格特点。 (三)发挥学生的优势资源或学校合唱队的作用,教师带学生排练一二首古代歌曲作品,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或者是课下观赏演唱排练。 四、学习方法与指导策略建议: (一)聆听与学唱结合,引导学生从自我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谈感受与同学交流体会。 (二)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古代艺术歌曲与当代艺术歌曲的有什么不同。 (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搜集、关于古代音乐的知识、音乐作品,制作成答题卡片。 (四)指导学生到音乐研究所,请教专家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史情况,到课堂上交流学习。 (五)让学生课后搜集类似的歌曲。
六、教学过程
一、 教学评价设计 (一) 让学生将本课歌曲进行演唱,个人、分组、自由组合,形式均可。 (二) 引导学生聆听不同乐器演奏的不同古曲。 (三) 试说出古代歌曲的特点 (四) 让学生课后搜集类似的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