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绘画
—野兽派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并感受西方现代绘画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对二十世纪绘画、画家、作品有所了解和认识。
情感目标: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现代绘画,能够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感受和欣赏现代绘画作品,并能联系现实生活,体味绘画的触类旁通。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引导学生认识野兽派绘画作品的形式感及艺术成就。
教具手段和方法 :示范、观察、讨论、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教学框架 | 教学活动 | 学生活动 | 多媒体 |
一、导入 | 由于受传统审美习惯的影响,我们常用“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等这样的词汇来称赞我们认为的好作品。 ★提问一:西方现代绘画是否也如此呢?古典时期也是很写实的哦,只是后来……你懂的,画得像的那一派的地位千万不要因为今天讲的内容不要抹杀了哈 | 1、观看西方现代绘画动画,体会绘画的风格变化。 | 西方现代绘画动画 |
二、 引入课题 | 许多外国现代绘画作品,最好介绍下从哪个时期起,有哪些代表人物出于什么动机其中包括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再也不能用“栩栩如生”能用,只是这个栩栩如生并不是仅限于视觉上的感受,这样说就不会跟写实作品隔开太远,把表现形式的不同变成了鉴赏方式,被动感受变成主动感受。这个标准去衡量了,这些作品还算不算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怎样来欣赏? ★展示课题—“西方现代绘画—野兽派” | 学生思考,聆听。 | 课题展示 |
三、讲授新课: (一)、 现代绘画简介介绍时千万不要因为今天讲野兽派而把具象艺术介绍的很简陋哈,要全面客观的介绍 | 1、现代绘画:是指从二十世纪初至六七十年代,以强调表现作者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探索为主要特征的各种美术流派的总称。 2、现代绘画产生的历史原因: 现代主义的产生并不单是一种艺术现象,它也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有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 ★提问二:结合历史课学习的知识,想一想在20世纪初期到六七十年代时期,社会都有哪些变化?(比如:发明、新技术、思想……) | 学生聆听。 学生进行探讨并总结:在 href="http://c6e7d6435e5903761d9a689fcbfdd4a6.zh.infofx.net/zh/20%E4%B8%96%E7%BA%AA" 20世纪以前,绘画模仿的越真实技术越高超,但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绘画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每个画家开始发展自己独特的风格。 | 文字介绍 文字介绍 |
(二)、 新的探索 1、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种类 可以考虑这个部分跟上一步的内容结合讲这样更加生动,不至于让上一步枯燥的介绍冷场。 | 欣赏西方现代主义绘画,要有一个观念转变和适应的过程。 提问三:观看不同派别的作品,有的构图近似、描画的形象相同,但他们给你的感觉却有很大不同,现代绘画具有什么特点? ★总结: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是以意象和抽象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表现主义:蒙克 分析与构成—抽象派:蒙德里安;立体派:毕加索 梦幻、潜意识与真实—超现实主义:达利可以讲讲达利超现实主义中得写实 突破唯美与追问本质—达达派:杜尚;未来派:巴拉 | 学生欣赏图片,进行讨论。 | 图片《呐喊》、《哭泣的女人》、《在凉台上跑的女孩》、《有胡子的蒙娜丽莎》、《记忆的永恒》、《红、黄、蓝与黑色栏杆》; |
2.从具象走向意象、抽象的变化“走”的过程好像没讲清楚吧,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怎么变的,变后有啥用……? | 提问五:勾勒心目中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 欣赏:《蒙娜丽莎》、《维纳斯的诞生》、《马蒂斯夫人,有绿条的肖像》。 ★提问五:马蒂斯所画的肖像画和传统肖像画,哪个能使人印象深刻?如果作品不描画形象,会是什么样子?美术作品一定要描画形象么? 客观物象并非是绘画艺术必不可少的因素;艺术家不再以画得与客观世界逼真肖似为能事,而是以描绘的对象为媒介,表现自己的情感、意趣、意念、思想等主观世界为主,甚至包括潜意识、梦幻、梦境等,为此而将对象按照主观意图子以变形和抽象化处理。 | 学生欣赏《蒙娜丽莎》、《维纳斯的诞生》、《马蒂斯夫人,有绿条的肖像》展开想象,进行描述。 | 《蒙娜丽莎》、《维纳斯的诞生》、《马蒂斯夫人,有绿条的肖像》 |
3.野兽派:从客观再现转画的变为主观表现尽量丰富,全面 | 鉴赏《马蒂斯夫人,有绿条的肖像》: 作品色彩浓重,但整个画面却显得十分沉静。这里的色彩完全是主观感受的产物,而绝非客观的如实模仿。作品中,马蒂斯在人物面部的正中央画了一道绿色粗线;这条线成了全画的核心。不仅整个脸部的造型结构紧紧依附着这道绿线,而且,画中诸多要素都是靠这道线而得到统一和平衡。假如没有这道线,整个画面似将松散不整;正是靠着这条绿线,那黑色的双眼和双眉才不至于显得过分强烈,而那黑色的头发和绿色的衣领才得以衔接起来,脸才得以被妥善地“放在”了头发与衣服之间。这道绿线,还将头像与绿色的背景联系起来,使头部不会因为其一道道的红色和橙色块面,与绿色背景拉开距离,而破坏画面的平面感。为了强化这种平面感,画家有意地把画面左侧的背景画成橙色,从而将其拉到画面的前面,使我们觉得在背景与头像之间并没有距离。画中红绿两色的强烈对比,产生耀眼的闪烁效果,使画面充满了纯绘画性的魅力。画一个沉静的头像,会生出这样丰富的视觉效果,而这种效果竟是靠着精心地经营不同的色面而取得,这不得不让人惊叹马蒂斯驾驭色彩与笔触的超凡本领。 ★心灵与情感的宣泄—野兽派: 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 学生聆听。 | 文字介绍 |
| 拓展:欣赏马蒂斯其他作品《戴帽子的夫人》、《阿尔及利亚人》、《舞》等。思考马蒂斯作品和我们现在的审美有什么共通之处?和中国画有什么相似之处? 提示:色彩的搭配(撞色,孩子般的童真),色块的运用,线条的运用。 | 欣赏并思考。 | 《戴帽子的夫人》、《阿尔及利亚人》、《舞》等 |
三、中西方现代绘画作品欣赏这个步骤很不错,一定要选有代表性的画 | 分析和欣赏,发言: 哪一幅最能打动你,让你最感兴趣。作者想表现什么,这幅面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现代绘画所要表现的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种种独特的感受。即使是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它们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 同学分组互相讨论 | 多位大师作品。 |
四、 课堂总结 | 了解到不能把象不象,像不像不仅仅只依靠视觉感受,还有心灵感受,作为评价的标准,学习了用视觉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了解野兽派作品,真正地感受现代绘画所特有的创新探索的艺术魅力。 | 学生聆听。 | 文字展示 |
五、 学生反思 | 提问:“新的探索”这句话在野兽派中是如何体现的? | 学生思考。 | 文字展示 |
六、 课后欣赏作业 | 课本上没有欣赏过的图片任选一张,尝试进行欣赏,和同学讨论,交流想法。 | 学生课后讨论,欣赏。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