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电话:0816-8119777
新闻详情

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4-08-16 08:16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教科书

   名:美术鉴赏教材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美术鉴赏的过程和方法,学习美术鉴赏四步法和三种鉴赏方式,并能够灵活运用于美术作品的分析与解读,能综合运用多种鉴赏方法赏析作品,获得对美术作品的深刻认识。

2、情感与价值目标:

在不同作品的分析中,感知艺术的形式美原理及魅力,并生成广泛的文化认同感,实现艺术素养的培育和升华,强化鉴赏意识,积极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鉴赏美术作品的基本过程,掌握综合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

2、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和运用。
教学难点:

1、四步法”鉴赏过程各个阶段的认识。

2、综合运用多种鉴赏方法进行鉴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1、导入

2、学习四步鉴赏法

3、掌握综合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

4、探究为什么要与原作相遇

5、课堂练习

时间

导入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我们参观过故宫博物院,感受过秦始皇陵兵马俑,也通过课本和网络,认识毕加索,了解马蒂斯,认识了很多世界名作,比如,《簪花仕女图》、《吹笛少年》、《蒙娜丽莎》等,在参与和感知这些作品时,有的人有收获,有的则是更多的困惑(导入主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自然带入主题的探究。

1分钟

   

探究四步鉴赏法

到底该怎么鉴赏一件艺术经典?教师介绍四步鉴赏法,与中国古诗词鉴赏方法进行类比。

以《荷花水鸟图》为例,学生参与整个鉴赏过程。通过欣赏作品,解析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费德曼“四步法”。

(展示朱耷的《荷花水鸟图》,请同学认真观察画面)

1.描述:三支荷、一块孤石、一只水鸟、几点水纹,加上印章和落款。画面中四个主要物象,全部呈现在画名之中。

2.分析:一支单独的荷花,伸向画面正上方,正慢慢绽放。另一只荷也蜿蜒而下,荷叶是用湿笔浓墨来点画,荷叶弯而垂,给人的感觉是直接压向水鸟,水鸟栖于孤石上,成为全图的焦点浓墨的荷叶与鸟和石头的淡墨形成鲜明的对比。荷梗的秃笔,以侧势和逆势写出,线条均匀圆润。三支荷在画面中有分割画面空间的作用,长短不一的线条,把画面分割成三大板块,这种以荷花构图,朱耷作品中很常见。

3.解释:整个画面枯枝败叶,孤影怪石,展示一个苍凉的场景;水鸟佝偻着身体,立于孤石之上,双眼紧闭,荷叶似遮阴之华盖,亦似压抑之外物,表现作者压抑的心情。

4.评价:从抽象继承角度讲,这对中国画的创作,笔墨形式和大写意花鸟有一定贡献。

引申:朱耷作品中的禽鸟常常“白眼示人”,这跟朱耷的生平经历有密切关系。

【设计意图】以名画为例,向学生演示一个鉴赏艺术作品的实用方法,揭开艺术神秘的面纱。

5分钟

探究美术鉴赏的三种方法

观赏者作为主体,美术作品是一份有待挖掘的视觉信息,是开放的文本,所以鉴赏是对作品再创造的过程。面对一件美术作品,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的维度去鉴赏,用不同方法来解读,所获得的感受也截然不同,把方法与理论归结起来分三类:

综合式鉴赏、形式鉴赏(注重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与风格)、社会学式鉴赏(将艺术作品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下)。

1.综合式鉴赏:品鉴宋徽宗的《竹禽图卷》和《李白行吟图》。

小结: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把“气韵生动”列为一件作品的最高品评标准,这也奠定了中国美术的最高标准,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目的是要“形神兼备”。

2.形式鉴赏:对比《雄视》和《在红色安乐椅上睡着的女人》。

小结:中外绘画经典对比,从构图形式比较切入,主要突出画家形式营造的特色进行鉴赏品评。这两件作品分别运用点、线、块面的组合,倒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构图,有彩色和无彩色的画面设计,构成独特的形式美感和审美意味。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构成:

A.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构成的形态变化

B.语言手段:构图、明暗、空间、肌理、透视及其构成的审美意象

C.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及其构成的审美关系。

3.社会学式鉴赏:请问《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建筑和《自行车轮子》雕塑能不能算是艺术?杜尚那么做有什么意义?

小结:杜尚拉近了艺术和非艺术的距离,促进我们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在实际的鉴赏过程中,要调动所有能用想得到的方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鉴赏。

8分钟

课堂练习

课堂实践练习,鉴赏《簪花仕女图》和《吹笛少年》。

小结:多角度,全方位仔细观察作品,结合艺术领域的诸多作品解读文本材料,立体化鉴赏才能完成对一件经典作品的深度解读,美术鉴赏是采用多种方式交叉并用,以便对作品获得全面的感知与判断。

1分钟

为什么要看原作

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要去看画展,参观博物馆,为什么鉴赏还要看原作呢?中国有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美术作品原作的材质、尺寸、体量、肌理、色调等要素的微妙变化和视觉样态的丰富性,都需要在身临其境的前提下才能充分感知。

【设计意图】阐释亲临现场的感受式鉴赏的不可替代。

1分钟

课堂练习与小结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鉴赏《马蒂斯夫人像》,在对作品图像识读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同时对自己的鉴赏活动进行再评价。

【设计意图】练习与延伸,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学有所用。

结语:美术门类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我们通过学习美术鉴赏的方法,能够更加深入的参与和感知不同的美术作品,以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




办公室/传真:0816-8119666
招生办:0816- 8119777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园艺山教育园区
邮箱:mzsyxxzsb@sina.com
官方服务号
官方订阅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微博号
北京英才苑
四川省电化教育馆
绵阳教育体育馆
绵阳招生考试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