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者作为主体,美术作品是一份有待挖掘的视觉信息,是开放的文本,所以鉴赏是对作品再创造的过程。面对一件美术作品,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的维度去鉴赏,用不同方法来解读,所获得的感受也截然不同,把方法与理论归结起来分三类: 综合式鉴赏、形式鉴赏(注重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与风格)、社会学式鉴赏(将艺术作品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下)。 1.综合式鉴赏:品鉴宋徽宗的《竹禽图卷》和《李白行吟图》。 小结: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把“气韵生动”列为一件作品的最高品评标准,这也奠定了中国美术的最高标准,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目的是要“形神兼备”。 2.形式鉴赏:对比《雄视》和《在红色安乐椅上睡着的女人》。 小结:中外绘画经典对比,从构图形式比较切入,主要突出画家形式营造的特色进行鉴赏品评。这两件作品分别运用点、线、块面的组合,倒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构图,有彩色和无彩色的画面设计,构成独特的形式美感和审美意味。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构成: A.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构成的形态变化 B.语言手段:构图、明暗、空间、肌理、透视及其构成的审美意象 C.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及其构成的审美关系。 3.社会学式鉴赏:请问《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建筑和《自行车轮子》雕塑能不能算是艺术?杜尚那么做有什么意义? 小结:杜尚拉近了艺术和非艺术的距离,促进我们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在实际的鉴赏过程中,要调动所有能用想得到的方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鉴赏。 |